婆羅多舞(Bharatha Natyam)是印度最具代表的古典舞蹈,據說是發源於南印度坦米爾拿督邦(Tamil Nadu )的省會,坦賈武爾(Thanjavur)。婆羅多舞的字根源來自Bhava(情緒)Raga(音樂)Tala(節奏)Natym(動作Naritta) ,因而可清楚了解,婆羅多舞的元素是結合情緒,音樂和節奏的舞動之表演芸術形式。
婆羅多舞的歷史,可追溯到西元3世紀聖者婆羅達(Bharatha)所著有關印度舞蹈的理論”那亞 沙土亞”(Natya Sastya),這种舞蹈的目的是要以舞蹈酬神。舞者必需要謙誠無私,以供奉神明的情境起舞。到18世紀,舞蹈家尖就里(Janjore)將特定的主題音樂,融入婆羅多舞,當時是以獨舞為其特色。不久,由於統制者的權力,伸入廟宇,婆羅多舞走出了廟堂和世俗的娛樂結合,傭俗了婆羅多舞;一度中落。20世紀初,熱衷印度文化術業有專精的學者、芸人,從印度的數百座古老石刻、壁畫、碑文臨摹學習,重建婆羅多舞,婆羅多舞才得以重生。現在我們欣賞的婆羅多舞,也不僅是獨舞為主,也有雙人或團体的表演的方式,也不拘泥女性舞者,也有男性的舞者。
婆羅多舞的服裝非常精緻,講究,布料是絲織品,從頭到手到腳,都配戴著精巧的飾品,女性舞者的長髮上亦戴上鮮花,非常的美麗!
婆羅多舞當然是以祈願,奏獻神為主,但也融入了史瓦馬(Jathi Swarma)和抒情詩的沙巴達馬士(Shabdamas)和純舞蹈的歐比希那亞(Obhinaya)及替亞那(Thiiana),因此我們看到的婆羅多舞,不只是神的舞蹈,也是結合了史詩故事和舞蹈相亙交識而成的。因此,一場婆羅多舞的演出,可長達一個多小時,舞者要在不同的情境,自然優雅的交替轉換,非常獨特,也彰顯婆羅多舞精緻和難度。
印度婆羅多舞
笛帕的舞蹈的學習訓練養成非常紮實,笛帕早年進入印度非常有名的婆羅多舞蹈學校,這學校的舞蹈在動作、舞姿繞優雅及豐富多變的表情聞名印度,笛帕師從名師Mrs Kanaka Srinivasan學習婆羅多舞蹈,Mrs Kanaka Srinivasan是印度藝術學院舞蹈大獎(Sangeet Natak Academy Award)得獎人,笛帕追隨Mrs Kanaka Srinivasan 20年間受到老師無私的教導,笛帕從老師那學到非常珍貴的技巧和婆羅多舞的神韻。
笛帕不久又參予印度有名的舞蹈工作坊,接受 Smt Kalanidhi Narayanan的指導,並參予各種文化活動的表演,得到很多的獎賞和肯定,1995年得到馬德拉斯音樂院最佳舞蹈的殊榮,及2000年得到印度V Endowment Award的舞蹈獎,被印度電視臺譽言有加,他也受邀ICCR(印度文建會)的評審團隊的成員,1997年並受ICCR之支助到馬來西亞、新加印尼等地慶祝印度獨立記念日的巡迴表演。2000年又受印度政府支助遠赴美洲的干里達(Trinidad)及多巴哥(Tobago)表演,廣受歡迎。
1999年笛帕在美國僑居,受到Kavcri 學校的支助,笛帕在奧立崗(Oregon)波特蘭(Portland)地區教了5年的印度舞和波特蘭社區大學教課。笛帕亦受邀協助當地舞蹈表演評審工作,對舞蹈的事業他樂在其中,她也無私無我的做出供獻。
2004中笛帕,隨在美國先生工作關係,調派台南古都,將和台北印度愛樂中合作,在台灣共同推廣印度舞蹈做出貢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